保尔森基金会绿色金融中心与上海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共同发布了《金融科技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1年)》报告。报告在分析一系列创新案例的基础上,对金融科技如何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和支撑绿色金融更G效地服务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绿色金融创造了巨大的需求,而下一阶段绿色金融的发展也将越来越依赖金融科技手段。未来的绿色金融业务,需要支持绿色小微、绿色农业、绿色消费、绿色建筑,要在计量几乎所有经济活动的碳排放碳足迹的基础上开展。对这些主体、项目和产品进行绿色识别的难度很大。这就需要大数据、物联网、AI、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来为绿色金融赋能。”
附件:2021金融科技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远目标,前瞻产业研究院《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报告》,对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进行深度解析
探讨中国数字基础设施的能耗和碳排放趋势,提升政策制定者及行业对于节能减排挑战的认知,以助力数字基础设施行业尽早实现以100%可再生能源为目标的低碳转型
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计划,重点打造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一体化基地,适度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开发建设。到2025年,风电装机达到2500万千瓦
影响数据中心全以太化演进的因素,以及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典型特征与价值,对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从宏观角度分析、洞察各省市数据中心产业的发展情况,旨在科学有效衡量全国及各省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情况,为我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梳理了全球主要国家碳中和战略以及各国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政策,总结了国际互联网企业推动碳中和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对我国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相关建议
探讨了投资机构如何助力迈向零碳进程中的科技创新与应用探索,并估算了绿色科技领域年均3.84万亿投资缺口,加速商业化落地的十大技术方向
上海率先打造氢能创新链和产业链,对于落实首都高质量发展战略,努力把上海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城市与科技创新中心,驱动京津冀氢能产业协同发展
光模块行业的上游包括光芯片、光器件、电芯片等构成。光器件行业的供应商较多,但高端光器件目前仍主要由国外供应商提供。光模块行业下游主要是包括电信运营商
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且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则更是需要各种碳减排和碳中和技术在未来40年从技术成熟到产业成熟,帮助中国实现一条可行的碳中和路径
碳中和实现路径:1)供给侧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2)需求侧从工业、交通、建筑三个 部门着手;3)改良工业过程,针对工业原料的氧化还原、分解采取针对性的原料替换
公司经营区清洁能源装机7.1亿千瓦,占比42%。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4.5亿千瓦,占比26%,比2015年提高14个百分点,利用率达到97.1%;21个省区新能源成为第一、第二大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