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前筹划,做好开学准备。开学前,连续7天监测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的健康状况,做好日报告和零报告,周密安排师生员工有序返校。开学前对教职员工进行疫情防控方案和预案专题培训。
	2.恪尽职守,确保工作落实。多校址办学的学校,各校区分别明确疫情防控责任人和联络人,明确工作职责,仔细检查落实情况,确保疫情防控和常规工作有序推进。
	3.强化机制,保障防控效果。动态优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一地一策”“一校一策”准确防控,落实新G肺炎等传染病防控各项措施
	4.完善预案,加强应急演练。针对性开展疫情防控多场景、实操性应急演练,及时完善工作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迅速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各环节快速响应和应急措施到位
	5.明确要求,保障顺利开学。严格落实属地对从中G风险区及中G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低风险区返校或其他特殊情况师生员工的健康管理要求,返校前须提供48小时内(以出具报告时间为准)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6.加强引导,提升防控能力。引导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履行个人防护责任,做好个人防护,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文明用餐等良好卫生习惯,规律生活,保证充足睡眠、清淡饮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
	7.合理安排,储备防疫物资。学校根据师生员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做好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一次性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储备,安排专人管理,确保存放安全
	
 附件:关于印发中小学校新G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六版)的通知 
 
	
	
 
			    
			   
		
				 
			       
   
    
   托幼机构负责人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做好日常症状监测;针对性开展疫情防控多场景,实操性应急培训和演练;做好物资储备
    
 
	 
   
    
   涵盖病毒知识,个人防护,疫苗接种,病毒检测,清洁消毒,食品安全,科学锻炼,心理调适,健康管理,出行防护,中医药防治,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等防疫要点
    
 
	 
   
    
   国卫办医函〔2022〕71号;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进一步规范抗病毒治疗;调整解除隔离管理
    
 
	 
   
    
   明确了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有关垃圾处理、保洁员等服务人员的防控要求,细化了入境人员转运环节工作人员防护和闭环管理要求
    
 
	 
   
    
   一完善总体防控要求,二强化组织领导,三强化工作指导,四强化疫苗接种,五强化疫情监测,六强化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七强化隔离医学观察,八强化密接的密接精准管理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51号,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冠病毒疫苗工作组起草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供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指导预防接种单位开展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使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修订版)》修订要点,提出新冠肺炎的诊断原则,对抗体诊断适用对象进行了限定
    
 
	 
   
    
   跨省份返乡人员,返乡需7天内核酸阴性证明,返乡后14天居家健康监测、每7天一次核酸,当地的基层政府要对这些人进行网格化管理
    
 
	 
   
    
   进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并在返乡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做一次核酸检测,不满14天的,以实际返乡时间落实居家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要求。
    
 
	 
   
    
   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从1月28日春运开始后实施,至3月8日春运结束后截止。
    
 
	 
   
    
   返乡人员返乡前应告知当地村委会,返乡后由村委会查验其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