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印发的《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新基建和传统基建数字化升级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意见》指出,前瞻布局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持续推动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构建“泛在连接、G效协同、全域感知、智能融合、安全可信”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目标:到2022年年底,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总体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对G质量发展支撑能力和投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建设规模和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重点任务包括:
(一)建设泛在连接的信息通信网络
(二)构建G效协同的数据处理体系
(三)布局全域感知的智能终端设施
(四)升级智能融合的传统基础设施
(五)打造安全可信的防控设施体系
附件:
到2022年,海陆空铁“四港联动”“东接日韩、西联上合欧洲、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更加通畅,基本形成“内畅外联、东西互济、陆海统筹、智慧G效”的现代交通物流运行体系
抢抓5G技术等“新基建”风口,我市以“大平台、全链条、新产业”为指引,正在大力发展平台经济,着力打造“1+1+2+N”的平台支撑体系
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L域的创新应用,加快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步伐
青岛市新基建41条,包含1项指导思想、4项发展原则、1项行动目标、10大重点行动、10大应用场景以及15项保障措施,并推出首批总投资69亿元的50个重点项目
,先期开工项目要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多面提速、尽早竣工、尽快投产;新开工项目要加快前期工作,努力落实开工条件,确保如期开工,完成项目年度推进目标任务
鲁政字〔2020〕143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威海港总体规划》(局部修订)的批复,同意威海港威海湾港区、南海港区规划修订方案
临政办字〔2020〕68号,一、加快建设数字政府,二、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三、着力构建数字社会,四、完善数字基础设施
青政办字[2020]10号,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政府协同办公数字化转型,提升政府治理决策数字化能力
加快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构建“一个平台、一个号(码)、一张网络、一朵云”的支撑体系,推动城市千兆宽带网络接入和“百兆乡村”建设,统筹推进移动和固定网络的IPv6发展
加快布局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到2022年年底,全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青教通字[2020]66号,选培青岛一中等100余所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构建了“1+4+100N”试点体系,建设人工智能教育超算中心
基于离散型MES建立的智慧车间管理系统 重型汽车整车智能制造系统的开发 变压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混凝土搅拌设备智能化制造生产线示范项目 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智能运维监控系统 智能物流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山东天鹅机采棉生产线智能加工及成套装备远程运维系统 建筑节能玻璃智能化制造示范项目 齐鲁安替制剂园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