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加快5G商用,到2022年建成5G基站11.2万个,推动5G+智慧产业集聚发展;优化布局数据中心,打造济南、青岛两个低时延数据中心核心区;推广普及工业互联网,加快建设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完善升级物联网,培育壮大济南、青岛、烟台、潍坊等物联网产业基地;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推动建设人工智能研发服务平台和应用创新平台。
其次,加快融合基础设施升级行动。科学配置充电桩和加氢站,到2022年,全省各类充电桩保有量达10万个以上、加氢站30座;加快特G压入鲁,扩大省外来电能力和规模,培育特G压、超G压装备及核级电缆制造业;大力发展城际G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构建省会经济圈、胶东半岛经济圈、鲁南经济圈环形G速铁路网,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探索氢能源轨道交通线路建设。
在创新基础设施突破行动方面。全省积J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建设新型研发创新平台,力争到2022年新型研发机构超过500家。
附件:9大项目L域,山东省新基建方案发布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对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建设全国先进水平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
《数字聊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以政府治理和惠民服务数字化应用为重点,扎实推进数字聊城、智慧聊城建设
老年人凭居民身份证、老年人电子优待证等有效证件,享受我省老年人优待政策,实现各市互认、省内通用
青岛市城市云脑总体层级架构分为省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城市云脑市级平台和城市云脑区(市)中枢,构建全市一体化城市云脑体系
建立山东省优秀企业家交流机制,加强对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的宣传报道。明确了企业、企业家、推荐单位、评审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的惩戒措施。
指标体系共包含 8 项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88 项三级指标,智慧城市建设合力、数字经济等7个一级指标重点评价城市发展状况、发展空间、发展特色
到 2022 年多面提升智慧泉城中国样板、世界样本示范引L能力,将济南建设成为数字智慧生态的引L者,智慧美好生活的创新者,数字经济和未来智慧产业的新航标
《导则》要求四层及四层以上新建住宅建筑,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G度超过9米的新建住宅建筑,需要设置电梯,对应急处理和应急物资支援体系做了相关约定
明确非接触功能要求,通过技术及智能手段,采用非碰触的方式,解决小区人行入口、非机动车入口、单元入口、地下车库单元入口、电梯梯控等因接触带来了病毒传播的问题
生育的医疗费用包括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发生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治疗费和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
生育保险费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和使用,缴费基数按照医疗保险费缴费基数核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缴费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一是发展小店经济,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商联体平台,打造升级社区、批发市场、现代商圈、特色街区等小店集聚区。二是支持早、夜经济等特色经营,合理划定早市、夜市、定点摊点等经营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