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了贵阳市“十四五”期间残疾人保障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在坚持党的多面L导下,围绕“强省会”五年行动,推进贵阳贵安残疾人G质量发展。到2025年,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生活品质得到新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到2035年,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全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适应。
5个重要指标分别是:
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较国家规划上浮8个百分点,较省规划上浮3个百分点,达到98%以上;
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较国家、省上浮3个百分点,达到98%以上;
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较国家、省上浮5个百分点,达到90%以上;
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率较国家、省上浮5个百分点,达到90%以上。
明确了残疾人新增就业人数5000人,完成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人数5000人,实现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
黔能源发[2022]5号,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6546万千瓦以上,风电装机108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装机3100万千瓦以上
黔府发〔2022〕8号,重点实施培育大型骨干企业,规上企业,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G新技术企业,外向型企业和产业大招商七大行动
黔府发〔2022〕6号,以县为单位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提G到70%以上,将农村劳动力劳务报酬占项目投资的比例提G到20%以上
黔教发〔2022〕12号,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新增学位15万个左右,促进县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每个市(州)创建1所及以上一类省级示范幼儿园
凯府办函〔2022〕26号;加强农村消防基础建设,达到6641建设要求;配备1条带拖车冲锋舟及4匹0马力以上船外机,1台水下机器人,电动U型救生圈
贵政办发〔2022〕17号;贵港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600亿元;年均增速15%以上;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0亿元;年均增速10%以上;年均增长18%以上
黔发改交通〔2022〕489号;全省铁路总里程达4500公里以上;G速公路里程达 9000 公里以上;航道通航里程达 4000 公里以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 150 公里
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年总产值3500亿元,成为全国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谋划了3+5任务框架,一核引L,多点协同
三区一枢纽建设目标;建成大数据产业发展先行区;绕完善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和数字化民生服务体系;围绕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贵州
一是构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技术体系;二是夯实科技创新基础;三是推进全方位开放创新;四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五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六是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建成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国家枢纽节点、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创新试验区、西部数据创新应用产业集群G地,贵阳贵安成为引L全省、辐射周边、示范全国的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区
建成仁怀一中、外国语学校、仁怀二中等重大工程,茅台学院建成招生,上榜全国县级医院500强,市中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2%以上,互联网出省带宽能力达到4.5万Gbps以上
紧扣一百两千三区发展目标, 努力实现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产值均突破 600 亿元,经济增速G于贵阳市平 均水平 1 个百分点
加快推动碧江G新区、铜仁G新区、大龙开发区等申创G新区,实现铜仁凤凰机场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办好第十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6所G校10万师生入驻遵义大学城,遵义医科大学进入全国出色学科立项建设G校,茅台学院建成招生,遵义京师研究院挂牌运营,《遵义丛书》编撰工程顺利完成
围绕省委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充分考虑贵阳贵安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支撑条件,常住人口逐年增长,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取得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