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提出,聚焦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深化外贸L域“放管服”改革,加大政策、制度、管理和服务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市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为完善,全市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进出口规模突破1000亿元。
一是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建设贸易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智能化水平。
二是推进跨境电商创新发展。深入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优化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和进出口监管方式,培育建设跨境电商示范区。
三是有序推进海外仓健康发展。加快推进重点市场海外仓布局,完善海外仓服务功能,培育一批优秀海外仓企业。
四是大力发展市场采购贸易。申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建设市场采购贸易综合管理系统,完善落实市场采购贸易便利化举措。
五是提升保税维修业务发展水平。完善监管协同机制,支持企业拓展保税维修产品范围,做大规模。
六是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健康发展。
附件:关于印发重庆市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

渝府发〔2022〕3号,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突出四个面向战略导向,着力打造战略科技G地
渝府办发〔2022〕40号,新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间),人才住房5万套,实施棚户区改造约10万户,实施智慧小区建设项目600个
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推进气候友好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渝北府办〔2022〕25号,打造元宇宙先导试验区和元宇宙生态产业园,实施6个一工程,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优化元宇宙产业布局
自主培育重点制度创新成果累计数量超过120项;新增市场主体累计数量超过10万户;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6300亿元;累计达到55亿美元左右
渝府发〔2022〕30号;轨道上的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建设取得关键进展;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以上;保障全市用电量1600亿千瓦时
渝府办〔2022〕21号;推动实现使用存量楼宇面积200万平方米,新增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上万家,新增从业人员20万人,新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1000亿元
渝府发〔2022〕37号;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和紧密联系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共重庆21个区和四川省广安市;着力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