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优化应急管理标准体系。以建立完善“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分类科学、强标为主、强推互补”的应急管理标准体系为目标,统筹扩大强制性标准规模。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强化标准的评估复审、精简整合。
(二)加快推进急需短缺和重要标准制修订。循序渐进务求实效,按照“先急后缓”原则加强统筹,集中力量加快修订与人民生命安全关系直接的标准,争取早日出台、确保有效管用。密切跟踪研究事故灾害暴露的标准化短板问题,对标落实法律法规和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建设要求,加快重点行业和关键L域标准立改废。
(三)强化标准宣贯实施和监督管理。按照“谁提出立项、谁组织宣贯和实施”的原则,落实标准常态化宣贯和实施监督的责任。
(四)加强标准化基础保障工作。加强全国安全生产、个体防护装备、消防、应急管理与减灾救灾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突出专家把关,落实专家责任制,提升标准制修订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五)加强地方、团体和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导推进地方应急管理标准化工作,落实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标准实施监管责任
附件: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 《“十四五”应急管理标准化发展计划》的通知
安委〔2022〕2号,现代化消防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中国特色消防救援力量体系基本构建;全灾种救援能力多面提升;科技引L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安委〔2022〕7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危险化学品,矿山,消防,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L域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达到3至5个;新建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60个以上;技术创新中心20个以上;建设质量标准实验室10个;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十四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国卫医发〔2022〕15号,完善护理服务体系,加强护士队伍建设,补齐护理短板弱项
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顺应解决温饱转向营养多元的新趋势
国药监综〔2022〕23号,升级两品一械智慧监管能力;提升政务一体化服务能力;推进监管数据融合与驱动;筑牢药品智慧监管数字底座
环环评〔2022〕26号,将273.44万家排污单位纳入排污许可管理,通过30余个流域综合规划环评,对近200个不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水利水电工程提出取消建设的优化建议
建质〔2022〕38号,推进BIM全过程应用,开发基于BIM,5G,云计算等技术的协同设计应用系统,逐步推广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数字化资产管理和智慧化运维服务
2022年D一批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国办发〔2022〕11号,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健全,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对能力显著提升,人均预期寿命继续提G1岁左右
交办规划〔2022〕21号,以中西部地区为重心,加快国家G速公路待贯通路段建设;继续推进 G1213,G1111等项目建设,统筹做好G109,G214保通保畅工作
加强养老和健康保险L域标准建设,制定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标准,促进保险机构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养老保险产品,提升应对巨灾的社会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