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显著提G,多面融入数字长三角,数字产业化发展迈上新台阶,重点区域、重点L域整体迈入G质量发展新阶段,产业数字化转型体系多面优化,“数产融合”“产城融合”协同并进,“城市大脑”“产业大脑”两相并重,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数字化治理模式不断完善,政府、社会、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出新,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超48%,达到全省平均数以上。
1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 5G基站建设总量超过15000个,5G用户普及率达到60%以上;IPv6规模部署,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超过70%;千兆光网家庭覆盖率超过200%;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超过350万个,力争打造全国“千兆城市”建设样板(2021年12月24日,获批国家“千兆城市”);建成1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超过5个省级产业互联网平台和5个产业数据中心,细分产业APP数量超过100个,争取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到2个以上,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达10000架以上。
2 核心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大数据产业、数字创意产业、信息网络安全产业等形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达12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66.4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2%;建成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打造一批和省级试点示范、行业级典型案例。
3 产业数字转型彰显成效。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5%以上,重点L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5%以上,产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35%,规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比例达到60%,工业信息安全标准达标企业试点达到5家以上,培育、申报一批、省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总数分别达到5个、20个以上,企业上云数量力争突破8000家。
数字经济生态更加优化。培育一批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创新研究院和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创新服务综合体、重点实验室等,建成20个省级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加速产业互联网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构建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创业中心。
![]() |
机器人公司 机器人应用 智能医疗 物联网 机器人排名 机器人企业 机器人开发 独角兽 消毒机器人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