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考虑莆田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保障发展条件,到2025年,基本完成待遇保障、筹资运行、医保支付、基金监管等重要机制和医药服务供给、医保管理服务等关键L域的改革任务,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建设公平医保。基本医保更加规范统一,各方责任更加均衡,待遇保障公平适度,保障范围和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更加适应,基本医保参保率稳中有升,制度间、人群间差距逐步缩小。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有序实施,住院保障水平稳中有升,门诊共济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医保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建设法治医保。医保法治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医保制度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法定化程度明显提升,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单位和个人依法参保缴费,行政执法更加规范。实现医保基金监管法治化、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全社会医保法治观念明显加强。
建设安全医保。基金运行安全稳健,群众安全感得到提升,医保信息平台安全运行,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基本建立,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功能持续增强,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医疗救治提供有力保障,医疗保障安全网更加密实。
建设智慧医保。医保管理服务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医保电子凭证普遍推广,智能监控多面应用,线上服务方式和线下服务方式共同发展,医保电子凭证普遍推广,就医结算更加便捷,医保治理现代化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建设协同医保。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层次医保制度衔接协同,贫困人口参保缴费有资助、待遇支付有倾斜、基本保障有边界、管理服务更便捷。以市场为主导的医药价格和采购机制更加完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更加灵敏有度,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医保和医药服务G质量协同发展。
附件:关于印发莆田市“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专项规划的通知

南政办〔2022〕29号;累计建成G标准农田面积7.5万亩;水稻生产功能区19.7万亩;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0.87%;历史遗留矿山治理面积 3818.91 亩
泉政办〔2022〕28号;市区基本实现15分钟上G速,构建369交通圈生活圈产业圈;形成山水融城生态连绵带;完成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
交通基础设施力争完成投资1000亿元;形成2113交通圈,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不低于70%,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
闽政办〔2022〕22号,新能源汽车产销超过2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过6000亿元
南政办〔2022〕6号,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达150家,国内注册商标增至12万件,国际注册商标增至150件,地理标志商标增至110件,驰名商标数量达到40件
榕政办〔2022〕2 号,力争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6万亿元,G新技术企业超过4000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超过320个,G成长企业达到200 家
明确了创建革命老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等五个示范区;明确了发挥数据关键生产要素作用释放数据资源价值等六大重点任务
加快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力争建成1家以上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建设数字档案共享服务体系,扩大一网查档,异地出证惠民服务覆盖面
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左右,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80%以上,力争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
城乡残疾人技能培训5500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覆盖率达到100%;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达到100%;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含)以上
漳政办〔2022〕21号,能源生产总量达840万吨标准煤,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81亿千瓦时,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为31.9%,提升LNG接收储运能力
明确重点工作和重点工程,共七个方面,7项重点工作,10项重点工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打造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提G资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