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行动方案[厦门新基建]-www.cqhaiergw.com

首页
摩登7产品
行业应用
渠道合作
摩登7新闻
研究院
投资者关系
技术支持
关于摩登7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基建 > 新基建方案 > 厦门市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行动方案  
 

厦门市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行动方案

来源:中国充电联盟      编辑:摩登7      时间:2020/6/25      主题:其他   [加盟]

近日,从厦门市发改委了解到,备受关注的《厦门市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行动方案》新鲜出炉,此举标志着厦门市正式吹响“新基建”出征号,为G质量发展赋能。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国务院决策部署,厦门市立足实际,抢抓发展机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J,充分挖掘和释放经济潜力,促进厦门经济社会G质量发展。

A “新基建”新在哪?

全国两会期间,“新基建”一词持续保持着热度。着眼疫情防控与经济压力增大的当下,作为做好“六稳”“六保”的有效手段,“新基建”的登场,恰逢其时。从长远来看,“新基建”开辟新战场、瞄准新G度、带来新应用、创造新生活,是推动经济转型升J,是经济G质量发展的主力方向之一。

相较于传统的铁路、公路、桥梁等“老基建”,“新基建”主要发力于科技端,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以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为代表。

“新基建,是以5G、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基础设施融合创新的共同体,关系到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主动权,摩登7需要要抢抓机遇”,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新基建”会给传统产业的转型升J提供强劲的动能。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要迅速拥抱新技术,进行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业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进而实现自身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行业的L跑者或跨界发展的翘楚。“新基建”是厦门市实现经济社会G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拥抱“新基建”就是拥抱未来新发展。


B “新基建”如何建?

我市将坚持需求导向,加强统筹规划,做好D层设计,以系统提升城市功能和产业升J为重点,抓住薄弱环节,重点突破。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对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L域,扩大供给数量、提G供给质量。加速新技术与传统产业、传统设施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物联网、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J。汇聚和激活上下游产业和企业,打通核心业务与整体产业链;以“产学研用结合”的方式,推动新技术走进千行百业。构建立足厦门、服务两岸、辐射东南亚、面向的区域性数字新生态。

接下来,我市将抓紧谋划、推进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好项目、大项目,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全力攻坚、扎实推动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C 如何保障推进?

我市从多层面、多维度全力护航“新基建”,为经济社会迈向G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据介绍,我市将成立由市L导任组长的L导小组,各牵头单位组建工作专班,建立横向协作、纵向联动、多措并举、G效有力的协调推进机制,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造成民心工程、提升工程、出色工程。

根据要求,各J各部门要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加强项目资金、用地、用林和用海等要素保障,畅通审批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用,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确保项目有序推进。接下来,我市还将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确保“新基建”跑出加速度,跑出新成效。


5G

今年底我市将建成5G基站5000个

以5G为代表的“新联接”将成为未来智能世界的“新常态”。“新联接”的核心是联接千行百业,推动行业实现跨行业跨L域创新,加速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

当前,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已成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G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5G在“新基建”中属于为基础的通信基础设施,既能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其他新型基础设施提供网络支撑,又能将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快速赋能到各行各业。



厦门市于2019年5月正式开启5G预商用,同时挂牌厦门市5G联合创新实验室、启动5G基站规划工作,各基础电信企业已累计规划5G基站点1.9万个。经过近一年的发展,我市目前在5G新型基础设施方面完成了初步布局,完成5G基站建设1750个,5G网络建设重点围绕核心城区、互联网产业与G新技术园区、G校、商圈、景区、交通干线及行业应用场景区域。城市公交综合智慧系统项目作为一个城市内交通项目,已正式入围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项目。中远海运“5G智慧码头”项目日前正式获批发展改革委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5G示范工程项目。近期,我市5G应用实践广度、深度和技术创新显著提升,特别是远程诊疗、智能医护机器人、5G+4K直播、远程办公、远程教学等5G融合应用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复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充分发挥5G的加速器作用,加快推动我市产业水平的整体跃升,我市将重点推进5G基站、5G创新应用示范、5G电子元器件制造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底,建成5G基站5000个,实现厦门市主城区5G信号全覆盖,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实现连片G质量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5G规模商用;到2021年实现5G网络全方位无缝覆盖。积J拓展5G应用广度和深度,成立区域5G产业联盟,支持5G企业开展面向政务、医疗、教育、交通、协同制造、港口等垂直行业的示范应用。加快5G芯片、设备等创新技术研发攻关及产业化,形成全国L先、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5G融合产业生态圈。


大数据

打造完整先进可靠市J大数据中心

产业数字化进入深水区,对计算提出了新的要求。异构、多样化计算正在成为主流。借助“新计算”,数据会“说话”、会“分析”、会“思考”、会“预判”。

大数据中心是数据存储、处理和交互的中心,是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其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在数字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特别是新G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显现。无论上层应用如何创新都离不开数据的计算、存储、传输环节,数据资源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大数据中心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作为我市大数据中心建设的主要项目,厦门鲲鹏超算中心(一期工程)于今年3月正式建成上线。项目一期可容纳近200个机柜,主要采用以鲲鹏920芯片为核心的G性能数据中心服务器,同时运用L先的云化G性能计算解决方案,构建起鲲鹏架构的超算平台。该中心一期工程的建成上线,标志着厦门在大数据中心建设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J对数据中心的巨大需求,我市将重点推进厦门鲲鹏超算中心、浪潮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在全市范围内打造完整先进可靠的市J大数据中心,为用户提供海量存储、海量计算、大数据集群、云搜索等多样化的新型超算服务。同时加快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进一步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培育多L域数据开发利用场景,为我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人工智能


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是引L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渗透至各行各业,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当前,人工智能在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做好“六稳”“六保”等方面作用突出。开展人工智能“新基建”,不仅对5G、城市能源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各“新基建”科技L域具有重大促进,而且能与5G、大数据等技术结合,为各行业多L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奠定基础。

厦门作为全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地区之一,始终把人工智能作为优先发展L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近年来,我市培育和引进了一批人工智能L域企业。其中,作为当前国内为数不多拥有算法、算力、芯片全链条技术的人工智能企业,云知声在我市落地并建成上线全省算力的厦门人工智能超算平台,未来将达到每秒1亿亿次浮点运算能力,成为国际L先的人工智能超算平台。同时,近期,人工智能企业优刻得也在我市落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安全开发平台。

接下来,我市将以创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为抓手,重点围绕云知声人工智能超算平台、厦门人工智能安全研究院等项目建设,瞄准“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应用安全”三大主线,持续办好人工智能竞赛,大力推进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数据安全保障、应用创新融合、人才引进培育和产业生态营造,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制造、金融、交通、医疗、物流、教育等L域,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全市产业转型升J。


工业互联网

“双创”平台促进产城融合

工业互联网作为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产物,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组成,在加速工业技术改革创新,推动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

新G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制造业遭受了很大影响,而工业互联网在疫情防控保障和支撑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市围绕实施“双千亿”工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J,扎实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成功建设厦门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将降低企业上云门槛,多面提升中小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推动转型的积J性。

未来,我市将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各类工业云平台建设,打造制造业与互联网“双创”平台,建立云上服务体系,以平台驱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积J拓展工业互联网在行业的应用,推动企业上云用云,增强企业之间的网络化协同,利用云上资源助力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制造业、软件业整体水平。通过工业互联网促进产城融合,推动我市实体经济G质量发展。


充电桩


年内建设2.96万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充电桩作为“新基建”项目之一,是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G效便捷的充电桩不仅可以J大缓解用户“里程焦虑”,还可以加快提升家用新能源汽车性价比,有利于更好普及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J。

市发改委和市资源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全市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按照省里新的电动汽车的发展规模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结合厦门的实际情况,确定各类型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规模,并对相关技术进行发展展望,为实施方案的落地提供空间要素保障。

规划2020年我市建设城市公交充电桩2840个,公路客运充电桩940个,物流等专用车直流充电桩8795个、交流充电桩8795个,公共充电桩8202个,共计建设2.96万个充电桩。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城阳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全面实施阳光党建、阳光政务、阳光发展、阳光治理和阳光生活新“五大工程”,打造“阳光城阳2.0”版本

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若干政策措施

实施五大工程,建设5个示范区等重点任务和相应的13条支持政策措施,干货满,红利多,为数字经济提供了全速冲刺的跑道

梧州市基础设施补短板五网建设三年大会战总表

2020至2022年,建设改造污水管网294公里以上,2020年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2020年底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到2022年,城镇污水收集效能明显提升。全面推进雨水管网建设

三亚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若干措施

三亚市新型基础建设领域包括:5G基站、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区块链、卫星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新能源充电桩等融合基础设施

数据中心产业链梳理:CPU 平台升级, DRAM 周期反转,PCB 量价齐升

新基建大的“产业金矿”!数据中心产业链全盘梳理,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企业远程办公和学校在线教育需求被挖掘,信息消费活力充分释放

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鲁政办字〔2020〕34号,为贯彻落实《数字山东发展规划(2018-2022年)》,加快推进全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经省政府同意发布

福州市新基建行动方案

2020年6月2日,《福州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已经市政府2020年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福州新基建规划及配套政策

实行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深化建设融合基础设施、强化布局创新基础设施3大类共18项重点任务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昆政发〔2020〕19号,将实施新型基础设施重点项目394个,总投资10011.80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589.84亿元

成都高新区发布首批34个新基建项目 总投资近180亿元

成都高新区发布首批34个新基建项目总投资近180亿元,其中,政府采购类项目5个、国有平台公司建设类项目9个、政企合作投资类项目10个、社会投资类项目10个

昆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实施方案

昆政发〔2020〕19号,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686175779-202005-271140】
 
资料获取
新基建方案
== 资讯 ==
» 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
» 深圳市数字创意产业全景图谱(2024年)
»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全景图谱(2024 年
» 上海市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24报告书
» 2024年无锡市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 2024 年昆明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 2024年潍坊市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 2024年黑龙江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 2024 年福建省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
» 2024 年湖南省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
» 2024 年云南省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
» 2024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产业规划布
» 2024年河南省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 2024 年广州市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
» 2024年天津市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 2024年山西省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 2024年佛山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 2024年四川装备制造产业全景图谱:动力
» 2024年贵州省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分析[贵
» 2024年重庆市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 机器人推荐 ==
 
迎宾讲解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迎宾、讲解、导诊...)

 

                              消毒机器人排名        移动消毒机器人        导览机器人         
版权所有 © 摩登7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上海·科技园8号楼5层     中国生产中心:山东日照解放路71号
销售1:4006-935-088    销售2:4006-937-088   客服电话: 4008-12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