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目标
到2022年,基本形成政府信息化、城市智慧化、生活智能化、产业数字化的良好格局,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多面融入城市生产生活,通过动态实施一批重大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发展能J达到国内出色水平,形成支撑经济社会G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完备。全市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健全,实现5G网络主城区、中心镇、开发园区全覆盖。移动通信网络、固定宽带网络接入能力平均达到1000Mbps,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25Tbps。新一代数据中心布局和工业互联网建设取得显著进展,G标准建设大型实时数据中心示范基地,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信息枢纽。
——融合基础设施广泛应用。建成全国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加快示范场景应用,布局形成省J以上智慧校园400个、互联网医院7家、智慧港区3个,新建工程智慧建筑普及率40%以上,集约G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打造全国智慧城市典范。

实施项目(220个),重大产业项目(130个),现代服务业(35个),重大生态环保(13个),重大民生工程 (10个),重大基础设施 (47个),储备项目(20个)
以争创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为目标,围绕供端服务企业引进培育创新发展和需端制造业企业融合应用两大方向,具体提出三个方面8条具体措施
2020年计划投资120亿元,新建5G基站5.2万个。优化新一代数据中心布局,实施全省一体化大数据中心“1﹢N﹢13”推进工程,形成共用共享、科学合理的全省大数据中心整体布局等
江苏未来产业发展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培育大数据、工业机器人等新增长点,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江苏省先后制定出台了《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十三五”智慧江苏建设发展规划》、《智慧江苏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全省信息化发展
从数据看数据标准和治理保障体制不完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较为薄弱;从算法看模型自身存在不可解释性和可靠性风险;旺盛的大模型应用场景需求加剧人才供需矛盾
十五五”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主要统筹好“四对关系”:一是高质量供给引领和满足内需的关系;二是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三是产业国内根植与海外布局的关系;四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
AI迎宾接待机器人的核心是人机交互,在智能人机交互的研究中,对情感的识别、分析、理解、表达的能力是重点研发方向;从人类的语音,面部表情等多个维度捕捉情感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判别
多模态感知技术让机器人具备类似人类五感的多模态智能感知能力;通过表情识别、语音情感分析等技术,让机器人感知人 类情绪并做出相应情感回应,增加亲和力和互动性
AI陪伴机器人在外观设计具备人类相似特征;在行为模式上模仿人类的行为,具备手眼协调,动态足控制能力;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和用途,协助人类完成各种复杂任务
机器人机械手有多个关节和多个自由度,具有很高的灵活性;配置了必要的传感器,可以精确控制机械手的操作;微小的外形尺寸使得机械手具有很高的操作精度
展厅迎宾机器人的“小脑”核心技术正在从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向基于学习的控制方法演进,视觉-语言模型为机器人学习复杂技能提供了新的范式,有很强的泛化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指令组合技能
基于模型的小脑技术路线控制方法有ZMP判据及预观控制,混杂零动态规划方法,虚拟模型解耦控制;基于学习的小脑技术路线控制方法有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
迎宾服务机器人需要整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模态,使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做出更准确的决策;结合听觉和触觉信息,机器人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指令和情感状态
LLM(大语言模型+VFM(视觉基础模型)实现人机语言交互、任务理解、推理和规划;VLM(视觉-语言模型)实现更准确的任务规划和决策;VLA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解决机器人运动轨迹决策问题
迎宾机器人需要具备与人类实时的任务级交互能力,快速理解人类通过语言,手势等方式给出的指令,有效执行;迎宾机器人需要能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获取信息
手册分别介绍各AI平台的基本功能与特点、安装与使用、使用技巧与建议,及其注意事项与安全问题等情况,将会是您掌握和应用中文大模型 AI 平台的入门级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