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2025 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低碳 循环经济体系加快构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主要 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城乡人 居环境明显改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美丽达州建设初 见成效。
推进“3+3+N”(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三大千亿集 群,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轻纺服饰三大五百亿产业集群, 医药健康、绿色建材等 N 个特色百亿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建设, 加快钢铁、火电、水泥等传统产业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 化改造
构建“一屏两廊四带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大巴山生态 安全屏障,提升区域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
附件:关于印发《达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石政发〔2022〕27号;拟建设重点项目共4大类65项,总投资27.8830亿元;绿色发展工程11项,总投资3.7153亿元;;环境质量改善27项
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取得显著成效,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 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
多面完成福州市下达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发挥福州大学城优势.打造东南科教名城;发挥东南汽车城优势,打造八闽产业强城;打造省会宜居新城
梧政办发〔2022〕50号;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强化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加强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
郑政办〔2022〕42号;强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G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PM2.5年均浓度降至40微克/立方米
漳政综〔2022〕34号;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加快清洁能源建设;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葫政办发〔2022〕16号;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建立生态环境分区引导机制,融入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先导区
环境质量改善,PM2.5年均浓度不超过19微克/立方米,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生态质量总体稳中向好
从农业、农村、农民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农业污染源治理和可循环利用,提G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G环境质量,提G农民环保意识,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金政办发〔2022〕17号;绿色转型成效更加显著;环境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提升;环境安全取得有效保障;环境治理效能明显增强
鸡政规〔2022〕7号;实施3321工程:做好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实施中国石墨之都和生态宜居之城两大战略
PM2.5浓度稳定达到或优于世界卫生组织D二阶段目标,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优良,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