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我市G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新突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本地累计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人数超过8万人。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区域地位进一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镇化动力更加多元,城乡建设品质明显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消除,城镇化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1、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落户限制多面取消,多面建立城乡户籍统一登记管理和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实现劳动力和人才自由流动。未落户常住人口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技能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
2、城乡一体的空间形态基本形成。提升区域影响力,推动“一城三区三片”格局基本成型,中心城区人口及经济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东部创新城、普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成效明显,县城集聚提质成效明显,重点镇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各片区产业特色明显增强,差异化发展态势显现。
3、城镇化多元动力更加科学合理。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要素加快集聚,研发投入稳步提G,产业基础G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G,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4、和谐宜居的生活品质稳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基本补齐,安全、G效、绿色、智慧的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建立;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社会民生保障不断加强;文化事业持续繁荣,潮客文化魅力特色彰显;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基本构建。
5、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稳步提G,城乡融合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协调。
到2035年,我市G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
附件:关于印发普宁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吉市政办发〔2022〕14号;城镇化率达到67%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 95%;城市人口二元现象多面消除,城市规模结构科学合理
发改规划〔2022〕960号;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大规模开展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等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大人口集中流入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
庆政办发〔2022〕71号;以中心城市-县城-特色镇梯次衔接,功能配套,用地节约的1+7+N城镇化发展体系发育成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划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81个,总投资284.77亿元,当期计划投资240.81亿元;智慧城市类30个项目,总投资10.03亿元
琼发改规划〔2022〕453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新增城镇就业7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5万人;全岛同城化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1
宜府办发〔2022〕38号;2025年经济总量突破7000亿元,打造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开展江铁海中西部联运新通道规划研究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以上,形成1个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1个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2%左右,市域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200万人,城镇化发展方式多面转型,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取得积J进展,一主两副多点的城镇空间结构更加清晰,城镇常住人口超过80万人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5%,经济实力位列长三角中心区县级城市前30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万元,研发经费占3%
一核即市域发展主体核心;两翼即两大产业卫星城;三J即市域三大发展级;一带即涡河生态经济带;两轴即谯城—利辛城镇发展轴和蒙城—利辛城镇发展轴
城镇化率达到 60%左右,中心城市集聚20万城镇人口;融山,水,田, 城,村为一体的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布局文化旅游千亿级产业和清洁载能产业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3%左右;一城六带五组团多节点城镇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更加优化;达到 50 个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实现城乡绿色发展颜值更美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1%左右;长三角中轴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城乡发展差距,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缩小到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