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2025 年,城镇化率达到 67%以上,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 市配套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公共服务实现常住人口全覆 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 95%,城市结构更加完善,中心城 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G,吉林一小时经济圈基本建成
(一)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坚持尊重意愿、循序渐进的原则,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建成更加G效、现代的人口管理服务制度。
(二)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稳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以社会保险、住房保障、 子女教育等为重点,提G农业转移人口享有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质量。
(三)提G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 提G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强化企业开 展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责任,鼓励G等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 培训。扩大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范围
(四)建立城市包容机制。 塑造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发挥政府和各类社会主体作用, 强化权益保护和人文关怀,提G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身份认同感 和归属感
(五)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 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完善“人地钱挂钩”机制,提G资源配 置效率,完善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
到 2035 年,城镇化进入成熟期,城市人口“二元现象”多面消除。城市规模结构科学合理,中心城市综合能力持续提升, 中心城市四大板块联动效应逐步显现。
附件:关于印发吉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发改规划〔2022〕960号;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大规模开展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等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大人口集中流入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
普府〔2022〕17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人数超过8万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消除
庆政办发〔2022〕71号;以中心城市-县城-特色镇梯次衔接,功能配套,用地节约的1+7+N城镇化发展体系发育成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划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81个,总投资284.77亿元,当期计划投资240.81亿元;智慧城市类30个项目,总投资10.03亿元
琼发改规划〔2022〕453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新增城镇就业7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5万人;全岛同城化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1
宜府办发〔2022〕38号;2025年经济总量突破7000亿元,打造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开展江铁海中西部联运新通道规划研究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以上,形成1个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1个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2%左右,市域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200万人,城镇化发展方式多面转型,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取得积J进展,一主两副多点的城镇空间结构更加清晰,城镇常住人口超过80万人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5%,经济实力位列长三角中心区县级城市前30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万元,研发经费占3%
一核即市域发展主体核心;两翼即两大产业卫星城;三J即市域三大发展级;一带即涡河生态经济带;两轴即谯城—利辛城镇发展轴和蒙城—利辛城镇发展轴
城镇化率达到 60%左右,中心城市集聚20万城镇人口;融山,水,田, 城,村为一体的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布局文化旅游千亿级产业和清洁载能产业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3%左右;一城六带五组团多节点城镇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更加优化;达到 50 个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实现城乡绿色发展颜值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