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多个学科,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G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关键。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需考虑药物可及性、患者治疗意愿、疾病预后和用药安全性等四大要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是否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有无抗肿瘤药物应用指征;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及适当性的综合考量。
现代抗肿瘤药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出现一批针对分子异常特征的药物——即分子靶向药物。具代表性的药物是针对表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异常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根据是否需要做分子靶点检测,可以将常用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分为需要检测和无需检测分子靶点两大类(表1)。具体的检测靶点详见各章节。
抗肿瘤药物的相关性毒副作用发生率较G,也容易产生罕见的毒副作用,因此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尤为重要。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药品损害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
附件: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2年版)的通知

选取已有一定发展成果的15个细分子行业进行成熟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数字化健康管理,智慧病案,医保信息化三个细分赛道从发展现状,商业模式,竞争格局以 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分析
系统地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人工智能与药物发现L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药物发现L域的应用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数字化将成为医疗健康产业未来增长的核心动力;监管政策加速医疗供给侧改革进入深水区;医疗健康行业二级市场破发,市场将会理性当先
带量采购政策在医疗L域的推进速度快于市场预期,倒逼传统医疗器械企业在降本增效;医疗器械资本市场的表现像坐过山车
医疗服务市场政策频出的一年,互联网+中医等L域收到政策利好;各类前沿技术在不同场景下与医疗服务结合,赋能医疗服务的全产业链提升和数智化转型
报告对中国AI医疗行业进行研究分析,梳理了行业当前的发展阶段,整体市场规模,业内玩家IPO冲刺情况,对商业模式进行了汇总对未来产品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远程医疗线上应用服务安全评测目标流程,安全测试技术,安全测试基本测试方法等,以帮助和指导远程医疗线上应用服务相关机构进行信息系统安全测试,助力分级诊疗
基于双方对于生物医药行业的长期观察,从上述两个层面分别对和中国的生物医药创新趋势、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度研究
亿欧大健康持续关注人工智能如何同医疗产业结合,核心问题为讨论中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企业的商业化程度及发展潜力,旨在为行业内从业者提供参考
第三方独立医疗机构将成为 2021 年重点投资的主题之一,也成为诱导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推手,对医保支出影响明显的产品管线在进口替代达到一定程度后必将进入带量采购
鄂采计[2021]-01151 号,湖北省 12320 卫生热线平台项目,本项目采购预算:人民币 951.8 万元;G限价:人民币 951.8 万元
2020年AI+医疗已占人工智能市场的18.9%。另据IDC统计数据,到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将达1270亿美元,其中医疗行业将占市场规模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