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基本形成多维度、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工智能场景创新体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人工智能发展整体迈上新台阶,成功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加速涌现。加强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向社会公开征集一批、发布一批、推广一批人工智能重点应用场景清单,打造10个标杆场景项目。
人工智能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新增一批人工智能L域的重点项目,在重点L域、典型场景形成100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品。
人工智能产业能级快速跃升。培育10家亿级以上人工智能龙头企业,集聚100家人工智能规模以上企业、100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建成3—5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1.加快场景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鼓励算力服务企业建立专业的运营团队,按需提供模型训练、应用推理、算法调优等服务,促进算力资源应用推广。推动云边一体布局、算力自由调配的新型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平台发展,构建云网融合的新型算力设施。引导企业优先使用本地算力资源,推动本地算力设施演进升级。
2.推进人工智能算法创新研究。加快大数据智能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平台优势,努力突破图像认知计算、视听觉感知计算、脑机协同等关键技术。鼓励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积J争取参与大模型旗舰项目,推进AI大模型技术攻关。引导算法企业开展跨行业跨L域创新合作,推进算法在各行业L域的融合创新,打造一批算法转化示范项目。
3.集聚人工智能场景数据资源。深入推进公共数据开放,按需为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提供数据开放服务。依托西部数据交易中心,面向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场景,加快推动数据资源交易流通。支持数据清洗标注服务发展,培育一批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培育壮大数据服务产业,提升数据资源供给能力。
附件:关于印发重庆市以场景驱动人工智能产业G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渝府办发〔2021〕122号,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政务信息化项目建成后半年内,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市级有关规定申请市大数据发展局组织竣工验收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建设实现大幅跃升,建设成为车联网先导区、换电模式示范城市、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新建车路协同道路长度超过1000公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0000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 9000公里以上,主要节点城市 1 小时通达
渝建开发〔2021〕8号,重庆新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应建设一星级智慧工地,主城都市区新建政府投资项目应建设二星级及以上智慧工地,鼓励创建三星级智慧工地
《指标体系(试行)》共由三级指标体系组成,一级指标共3个;二级指标共13个;三级指标共46个,分级分类推进评估工作
到2022年,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老旧工业片区、传统商圈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优化升级以及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存量房屋盘活利用等
到2022年,多面建成智慧医疗基础体系,健康医疗大数据多面汇聚和标准化,卫生健康信息资源体系和共享开放机制基本建立
一、重大乡村振兴项目(3个),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65个),三、重大产业项目(34个),四、重大民生项目(45个)
重庆国际马戏城二期 重庆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内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建设工程 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保护修缮项目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扩容升级改造工程 ★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保护提升改建项目 重庆工业博物馆及文化创意产业园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建设项目 铜梁区龙文化演艺中心项目 ★开埠文化遗址公园 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
在建项目152个,总投资2101亿元,主要任务是提速建设,对冲疫情影响、稳定经济增长;新开工项目102个,总投资831亿元
6月18日,重庆市政府发布《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3年里,重庆市将总投资3983亿元,滚动实施和储备375个新基建重大项目
以2020—2022年为周期,滚动实施全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及储备,是推动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先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