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将继续注重协调发展战略,始终坚持“全域一盘棋”发展,实施城市更新、乡村建设行动,城乡将再一次深化互动,不同年龄层次、教育背景、收入水平的群体相互促进。
徐州依然会坚持生态优先战略,统筹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美丽田园乡村和美好文明家园,用良好的环境质量为人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徐州还将实施共建、共治、共享战略,努力丰富完善“四位一体”社会善治模式,切实提G人民生活质量。
围绕坚守实体经济,《纲要》提出重点构建“6+4”先进制造业和“6+3”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所涉及的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集成电路与ICT、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等产业,既有一批本土品牌企业为支撑,又符合现代产业发展导向。
在推动跨省际区域协同发展、实施黄河故道沿线综合开发、建设淮海国际陆港、打造美丽徐州样本、弘扬淮海战役精神、总结推广“马庄经验”、打造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等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徐州在全国全省d特的战略定位和特殊的使命担当。
附件: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培育充满活力的科创森林,激发高、海、苏、军双创主体活力,实施紫金山英才计划、完善人才价值实现机制等,这进一步坚定了摩登7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信心
加快推进又来沙作业区5个5000吨级件杂货泊位、2个3000吨级件杂货泊位和1个出运泊位建设,新建长源码头二期3个50000吨级通用泊位
充分发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苏州片区、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和昆山两岸合作等改革开放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
感动中国人物磨刀老人吴锦泉、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等道德模范、歌曲《蓝天下》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张謇》在国家话剧院成功演出
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铁路等交通项目加快落地,扬子江隧道、沪苏通大桥、五峰山大桥、江心洲大桥等4个过江通道建成通车,6个设区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
推动太湖实验室创建为国家实验室,加快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全面分析国内外环境新变化和徐州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深入研究十四五时期徐州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发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美丽苏州”,建设更高水平的生态之城
预计二〇二〇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5万亿元、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全国前十,形成1个5000亿级和4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展望二〇三五年,全省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二〇二〇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居民人均收入实现翻一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