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G质量发展的重要交汇点。近年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迅速,制造业提质增效步伐不断加快,供给和创新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支撑体系逐渐完善。
一是强化G质量发展意识。下大力气提升创新能力、供给能力、支撑能力和应用水平,加快构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
二是构建G水平推进体系。实现工艺技术创新、装备研发应用、解决方案突破与标准体系建设同向发力、互为促进。
三是深化G层次国际合作。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统筹,全方位、多层次开展ISO、IEC等国际标准合作,拓展合作范围,提升合作水平。
附件:关于印发《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的通知

报告将介绍大模型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和趋势,将梳理目前已经出现的大模型产业落地模式,提出该模式诞生的条件、特点和优势,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华为首次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对未来十年的智能世界,进行系统性描绘和产业趋势展望,智能世界2030,华为提出了八个维度的展望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包括A基础共性、B关键技术、C行业应用等3个部分,主要反映标准体系各部分的组成关系,到2023年,制修订100项以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启示:国产化黄金期开启,具备一体化能力的平台型企业空间巨大;风险提示:下游需求疲软,产品价格下滑;5G终端、新能源车增速放缓;行业大幅扩产,竞争格局恶化
在第三代半导体追赶的路上,中国企业正迎来追赶和发展的良机,国内企业也与部分车企和家电企业等进行了配套和产业合作,国产器件逐渐导入终端产品供应链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准化路线为指引, 在已开展标准化工作、标准化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了标准框架,引导和规范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标准方向
由数据驱动代替经验驱动已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共识,数智技术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将海量原始数据加工为知识
全国21个省市制定了46项涉及创新中心的政策文件,上海市制定相关政策 6 项,数量最多;各省市制造业创新中心政策主要分为综合类和专项类
光刻胶目前被广泛用于光电信息产业的微细图形线路加工制作, 约占IC制造材料总成本的4%,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一般由由感光树脂、增感剂、溶剂与助剂构成
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 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厂商所占市场份额自2017年的55.6%不断提升,国品牌华为和小米占据2席,国际市场表现小米优于华为
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逾151亿元2018年至2023年CAGR可达到55.4%,预计2023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占全球AI芯片行业的25%,华为海思、依图、地平线、云天励飞等企业纷纷推出AI芯片+解决方案
《全球灯塔网络:重构运营模式,促进企业发展》69家灯塔工厂,揭秘来自各行各业的先进制造业领军者——灯塔企业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种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