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G,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展望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多面提升,美丽内江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内江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指标体系,由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及生态保护四个方面共20个指标构成。
主要指标包括:
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91.1%;
2.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不超过30.7微克/立方米
3.重污染天数比率基本消除;
4.国省考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不低于91.7%;
5.地表水质量劣V类水体比例为0;
6.生态保护红线占国土面积比例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
附件:关于印发《内江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川体青〔2022〕14号,2025年近期目标,青少年普遍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2035年远景目标,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交通枢纽服务设施的感知,通信,计算等设备扩面升级,推动基于5G车路协同车联网大规模验证与安全应用,完善无人驾驶测试验证基础设施
从总体发展指标,创新驱动发展,基础支撑体系,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5个方面,提出7大发力方向,21项重点任务,并设置了17个专栏,57项重点工程
宜宾将综合考虑国内外环境和宜宾发展阶段性特征,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以下八个方面的目标,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
支持南充建设成渝地区北部中心城市和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鼓励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布局建设省级临江新区,为南充重塑战略位势
打造嘉陵江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积极参与和推动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加快打造阆苍南一体化协同发展示范区,加快苍溪县城百利组团建设
到2050年,建成泛欧泛亚区域性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成为创新驱动、全龄友好、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公园城市样板,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
经济总量再跨上两个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幅度高于全国,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美丽射洪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平安射洪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建成法治射洪、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推进兰渝高铁、西成高铁新线和广元港专用铁路前期工作;推进广元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通用航空机场,加密客货运航线,提升广元航空运输能力
法治内江、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平安内江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内江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美丽内江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有机衔接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力争到2035年,高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成都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