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基金。支持市属国有企业与央企等建立100亿元绿色低碳产业基金,鼓励“链主”企业和相关企业参与设立专项基金,投资并购产业链上下游战略性项目。
支持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攻关。采取“揭榜挂帅”方式,实施重点“卡脖子”技术攻关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发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对揭榜项目给予G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支持碳中和服务业加快发展。鼓励产业园区及功能区开展第三方减污降碳环境综合治理,对符合要求的按照年度合同金额的5%给予G200万元奖补。
支持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支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争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给予20万元资助资金。每年遴选一批重点产业链L军人才,提供30万元资助资金。
附件:关于印发成都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
成办发〔2022〕23号,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2%,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万元GDP用水量降低至24立方米
优化协同创新空间布局;构筑科技创新中心策源承载地;优化重点技术领域布局;优化高能级创新平台布局;培育壮大多元创新主体;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眉府发〔2022〕12号,从政策制度上强化对知识产权转化应用的引导和激励,将更多创新型企业和创新人才留在眉山,使知识产权成果落实落地
川府发〔2022〕13号,明确四大主要目标,分别是开发保护更加协调,生态系统更加稳定,资源利用更加高效,保障支撑更加有力;提出六大重点任务
由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及生态保护四个方面共20个指标构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美丽内江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川体青〔2022〕14号,2025年近期目标,青少年普遍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2035年远景目标,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交通枢纽服务设施的感知,通信,计算等设备扩面升级,推动基于5G车路协同车联网大规模验证与安全应用,完善无人驾驶测试验证基础设施
从总体发展指标,创新驱动发展,基础支撑体系,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5个方面,提出7大发力方向,21项重点任务,并设置了17个专栏,57项重点工程
宜宾将综合考虑国内外环境和宜宾发展阶段性特征,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以下八个方面的目标,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
支持南充建设成渝地区北部中心城市和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鼓励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布局建设省级临江新区,为南充重塑战略位势
打造嘉陵江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积极参与和推动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加快打造阆苍南一体化协同发展示范区,加快苍溪县城百利组团建设
到2050年,建成泛欧泛亚区域性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成为创新驱动、全龄友好、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公园城市样板,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