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平均期望寿命 78 岁,孕产妇死亡率 5.59/10 万,婴儿死亡率 0.56‰,总和 生育率 1.40,出生人口性别比 110,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 查项目实现全覆盖,目标人群覆盖率 62.78%
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 为 120 万人次,其中医院 50 万人次,占比 41.7%,卫生院门 急诊 65.2 万人次(占门急诊人次总量的 54.3%),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门急诊 4.8 万人次(占门急诊人次总量的 4%),出 院人数 6.3 万人次。全市医疗机构现有病床 3315 张,病床周转 次数 30 次,平均住院日7 天,病床使用率 60%
有医疗卫生机构 614 家,其中:县J医疗卫生机构 7 家、中心卫生院 4 家、乡镇卫 生院 15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 家、村卫生站 503 家,社会办 医院 9 家,分设门诊、社会办诊所门诊部 73 家
附件:关于印发陆丰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淄卫发〔2022〕2号;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5岁左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以上;传染病临床诊疗规模达到1000张床位以上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现四个基本建成和五个提升;打造具体目标六个;22项发展指标体系;本建成特色优势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武政〔2022〕17号;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按8.8张规划;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按8.8张规划;市办综合医院床位数以1000张左右为宜
武政〔2022〕16号,建成中心城区10分钟,新城区12分钟,农村30分钟急救圈体系;医疗卫生设施用地面积达到850公顷,建好1-2家国家医学中心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促进待遇保障公平适度;强化基金运行管理,确保制度稳健可持续;深化四医联动改革,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打造智慧数字医保
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2.42 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 8.5/10 万,2.8‰,4.25‰以下
肇府函〔2022〕40号,三甲医院翻番,50%以上的妇幼保健院达到二甲等级,在端州区城西片区选址建设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设置床位1200张
周政办〔2022〕21号;建成符合ISO9001标准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到89%以上,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15%
淄卫发〔2022〕2号;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5岁左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以上;传染病临床诊疗规模达到1000张床位以上
369区域高可达目标,实现30分钟与苏锡常都市圈主要城市直达;123市域高质量目标,实现宜南山区核心景区间15分钟互联互通 城区至市域各镇35分钟可达
铜政办发〔2022〕5号;11.7万人(次)困难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3.2万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85%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现四个基本建成和五个提升;打造具体目标六个;22项发展指标体系;本建成特色优势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制造业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增加值达到28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培育20家百亿级企业,500家专精特新企业
金融业增加值达到 800亿元,占 GDP比重保持在10%左右;本外币存贷款增速保持不低于9%和13.5%的较高增长速度;映山红行动深入推进
汕府办〔2022〕16号;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取得成效,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不低于8%;海洋领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莱安〔2022〕5号;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1以内;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控制在1.35以内
沪府发 〔2022〕4号,能源供应能力按照力争1.35亿吨标准煤配置;全社会用电量预计1850亿千瓦时以上;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增加到137亿立方米左右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377万吨标准煤左右;境内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37亿千瓦左右;电力高峰负荷削峰能力达到最高用电负荷12430万千瓦的5%以上
建设40所保教改革实验园,培养50名学前教育领航者,50名学前教育指导专家;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建设6所优质中职学校和10个优质特色专业群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377万吨标准煤左右;境内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37亿千瓦左右;电力高峰负荷削峰能力达到最高用电负荷12430万千瓦的5%以上
建设40所保教改革实验园,培养50名学前教育领航者,50名学前教育指导专家;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建设6所优质中职学校和10个优质特色专业群
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龙头,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建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个核心,一体两翼,多方协同的发展格局
交通基础设施力争完成投资1000亿元;形成2113交通圈,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不低于70%,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00亿元以上;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11个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4000亿元;全市粮食总产量43.3万吨;蔬菜产量280.5万吨
泰卫健发﹝2022﹞11号;设置了小微企业职业健康促进行动,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等2个专栏;培养职业健康领域专家,建设泰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建立健全小微企业职业健康技术援助机制,推动小微企业规范职业健康管理,逐步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提升小微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整体水平
津政发〔2022〕10号;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5%;全域电炉钢产能比例达到25%左右;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100%
津政办发〔2022〕27号,国内航线通航城市将达到150个,国际及地区通航城市达到53个,生活快销品,电商快件吞吐量占比提升到30%,构建大物流多式联运体系
津政办发〔2022〕29号,推进同线同标同质,用好现有三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经营;引导内外贸企业数字化发展
津政办发〔2022〕28号;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到55万吨/日,海水淡化水年供水量达到1亿立方米左右,海水淡化实际产能利用率超过60%
贵政办发〔2022〕15号,到2025年港北区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要覆盖100%的村庄;桂平市,平南县,港南区,覃塘区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要覆盖90%以上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