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市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机制基本建立,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出色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2035年,全市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根本好转,生产空间安全G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林草固碳减排贡献更加突出,林业产业优势彰显,生态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林业现代化。
围绕生态质量、修复治理、富民产业3个方面,共设置17项主要指标,其中5个约束性指标、12个预期性指标。
在洛阳市国土空间生态格局的框架下,以重要山脉、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连通性为基础,充分考虑区域生态安全,统筹林业发展条件、发展需求等因素,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的要求,着力构建“四区、四廊、一带、多节点、多网络”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洛阳建设总体格局。
附件:关于印发洛阳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洛阳建设规划的通知

安政〔2022〕4号,预计到2025年,年产值达到25亿元;航空产业企业达到70家;安阳民用机场实现年旅客吞吐量3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155吨
驻政〔2022〕40号;现代物流项目数66个;商务服务项目数59个;健康养老项目数7个;文化旅游项目数34个;电子商务项目数5个;科技服务项目数8个
安政办〔2022〕9号;初步形成监测智能,防治准确,服务G效,管理科学的新时代安阳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显著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
郑政〔2022〕10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力争每年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00家以上
郑政办〔2022〕58号;贯彻三新战略,开启G质量信用示范城市新征程;实施硬核工程,引L“信用郑州”美好生活新风尚;健全信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郑州市力争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100家,形成8000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带动全市10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驻政〔2022〕46号;全市城市更新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城乡建设加快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基本建成
豫政办〔2022〕61号;力争每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20家;上市公司总数突破200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突破10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突破5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