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发布29条新基建-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政策解读-www.cqhaiergw.com

首页
摩登7产品
行业应用
渠道合作
摩登7新闻
研究院
投资者关系
技术支持
关于摩登7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基建 > 江苏省政策 >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信息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解读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信息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解读

来源: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编辑:摩登7      时间:2020/5/12      主题:其他   [加盟]

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信息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这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等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也是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和升J、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增强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力和新动能的重要抓手。

一、政策背景

近年来,省政府G度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信息化加快发展。进入“十三五”以来,先后制定出台了《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十三五”智慧江苏建设发展规划》、《智慧江苏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全省信息化发展。2019年,我省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达到82.7,位居全国第三、省区第二;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

在5G网络建设应用方面,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发布了全省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65亿元,截至今年4月底,共累计建设5G基站3.1万座,在全省各设区市核心区及省J以上开发区形成连续覆盖的5G网络。其中南京、无锡、苏州三市作为先行试点城市,已经形成大规模连续覆盖。积J推动5G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等L域试点应用。组织电信运营企业与镇江、连云港、省交通运输厅等签署5G网络建设和应用战略合作协议,组织电信运营企业与各行业企业签订5G试点应用项目超过400个。落实推进“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重点储备了融合应用项目120多个。

在信息消费扩大升J方面,我省制发了《扩大和升J信息消费“三品”行动实施方案》,苏州市、徐州市成功创建新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5个项目获得工信部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3家企业、6个街道、1个基地获得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涌现出孩子王OTO生态服务平台、苏宁无车承运人平台、随易食行生鲜电商平台等一批重点消费J互联网平台。开展全省批智慧健康、智慧养老、智能家居、智慧交通等L域优秀产品遴选,集中培育50家信息消费企业和81个优秀产品服务。2019年全省信息消费规模超过5600亿元,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9万亿元,信息消费拉动相关L域产出达到1.9万亿元。

今年以来,新G病毒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为确保今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按照党统一部署,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新基建、消费扩容提质等一系列扶持政策。3月4日,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J消费培育壮大起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4月28日,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和消费升J。在此背景下,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迎来了新的重大机遇。加快布局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将新一代信息技术链接到经济社会各L域,对稳投资、促消费、助升J,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的带动潜力巨大。

二、政策着力点

疫情期间,省L导多次就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作出批示。省各有关部门及各设区市积J行动,省内300多家软件信息服务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了近600个线上服务产品,有力支撑准确化疫情防控和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据初步统计,一季度全省约有5.2万家企业应用省内平台线上服务,约700多万移动端用户师生在线互动授课。可以预见,线上消费、在线办公、网络协同、云端服务需求将大幅提升,大力促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L军企业、加快信息消费G端产品供给成为当前发展重要抓手。

制定《政策措施》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加快和省有关政策落地实施,打造新基建、新消费、新制造,让企业、群众享受到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红利。二是加大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解决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建设推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选址、供电、资源开放、频率干扰等,带动整个经济稳定持续增长。三是大力发展线上消费、网络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充分挖掘释放信息消费和互联网经济有效需求,对冲疫情冲击造成的不利影响。四是引导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释放数字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进一步提G核心竞争力。

三、主要举措

《政策措施》包括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释放信息消费增长潜能、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保障措施4个部分共29条。

(一)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部分针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速提档的问题,提出了5G网络建设、“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新一代数据中心和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等5条政策措施。5G网络建设方面,提出了扩大5G建设投资规模,今年共投资120亿元,新建5G基站5.2万个,实现各市县城区、重点中心镇5G网络全覆盖;对完成建设任务及采购计划的电信、广电运营企业给予支持,对符合条件的5G基站实施电力直接供电;各J财政投入建设的公共区域及公共资源面向5G等网络设施免费开放。工业互联网建设方面,对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J节点建设、打造“5G+工业互联网”典型工业应用场景与融合应用标杆项目建设的重点企业、单位给予支持。新一代数据中心布局方面,对新建、扩建符合国标AJ或T4建设标准的超算中心、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项目,保障用地、能耗指标配额,并推动转供电改直供电。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省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支持车载终端后装投放、充电桩建设,加大在公交、出租、环卫、物流、工程机械等L域车联网示范项目推广应用力度。

(二)释放信息消费增长潜能。第二部分针对传统消费受疫情影响回落的难题,提出了智能终端设备升J换代、超G清视频推广应用、智能家居场景化应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制造,以及智慧健康、智慧养老、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物流、智慧文旅、智慧环保、智慧警务建设等11条政策措施。智能终端设备方面,对消费者购买5G智能终端设备按销售价格一定比例给予套餐补贴,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智能型家电产品,鼓励企业开展智能终端产品以旧换新。超G清视频方面,加大4K超G清视频节目供给,打造 4K超G清示范小区和体验门店。智能家居方面,加大新型消费类电子产品供给,建设5家以上信息消费体验中心。智能网联汽车方面,重点研发L2-L3J智能网联商用车,支持整车企业推出智能辅助驾驶量产车型。智慧民生和社会治理方面,组织开展全省线上线下分J诊疗和医联体建设,打造覆盖家庭、社区和机构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完成100所省J智慧校园示范校培育认定,建设无车承运人监测与服务平台,开设线上“文旅超市”实现文旅产品和服务供需准确对接,完善“生态环境公共服务APP”等智慧环保服务产品,加快推动智能泛在感知网、“城市大脑”、“公交都市”、雪亮工程等建设。

(三)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第三部分针对企业和产业发展受疫情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软件产业和互联网经济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智能制造示范应用等7条政策措施。软件产业和互联网经济方面,重点发展核心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对次入围互联网百强的企业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认定为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的重点企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大数据云计算产业方面,建立我省大数据重点企业库,支持和鼓励大数据在工业、农业、警务等重点行业应用,对数据开发与应用大赛、“i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给予奖励。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方面,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人工智能测评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创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组织区块链应用示范项目评选。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方面,组织实施30项、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重点项目,新培育50家省J工业互联网平台、50家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0家“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新增3.5万家核心业务上云企业,培育3000家左右星J上云企业。智能制造示范方面,新培育省J示范智能车间200家,遴选10个示范引L作用强的省J智能工厂项目。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认养农业、都市农业、分享农业等新业态,打造“互联网+”“乡村综合服务网络”。

(四)保障措施。主要提出了4项政策措施。一是重大项目扶持。围绕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L域,培育遴选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重点示范项目,开展强链补链和项目储备,建立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督促评估制度。二是优惠政策落实。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所得税享受“两免三减半”政策,制造企业发生符合条件的信息化建设费用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新增项目放宽用地纳税条件,支持各地发放“信息消费券”“消费补贴”。三是财税金融支持。支持多元主体参与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省J相关专项资金对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四是人才发展支撑。引导各类创投机构参与种子期、初创期人才企业股权投资,依托江苏股权交易中心设立“人才板”,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双创”企业提供信贷服务。


关联阅读: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信息消费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机器人底盘设计同步驱动结构的轮子装配

同步驱动结构是一种流行的轮子装配,有3个驱动和操纵轮,可是总共只用了2个电机;一个平移电机设置3个轮子一起的速度,一个操纵电机,经常对其轮子重新定向

迎宾前台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电源系统、运动控制系统、传感系统

迎宾前台机器人控制系统各硬件模块主要由CAN总线连接,将各模块简单地加载到系统中,动控制系统包括双臂系统及移动系统,传感器系统包括超声波系统

迎宾机器人外形结构设计方案:卡通形象,触摸屏,机械臂和机械手

迎宾机器人采用造型活泼的卡通形象,头部有双目视觉传感器,身体部分主要包括触摸屏,机械臂和机械手,身高约1.4~1.5m, 采用轮式移动方式,最高移动速度约18m/min

国家标准丨GB/T 45993-2025《元宇宙 参考架构》

元宇宙系统架构可划分为四个功能域和跨域功能,基础域负责提供元宇宙运转所需要的资源,交互域负责支撑元宇宙与相关方进行信息交流或操作互动,核心域负责执行元宇宙核心业务活动

GB/T 45873-2025《信息技术 车间数字孪生 参考架构》

基于物理车间和车间数字实体实现的车间管控应用,车间数字孪生各部分之间以及车间数字孪生与企业管理系统交换数据、控制信息和 其他信息的过程,包括孪生互动

国家标准丨GBT 45988-2025《数字化转型管理 能力体系建设要求》

企业应围绕数字化能力(体系)建设、运行和优化,结合流程优化方案和组织创新方案,对技术实现进行梳理、规范、融合和创新,制定技术实现方案,体系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管理技术实现的执行过程

2025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蓝皮书-典型应用场景,行业应用案例,产业政策及趋势分析

《蓝皮书》旨在为政府部门政策制定、企业战略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同时帮助公众理解AI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AI赋能行业应用案例,产业政策及趋势分析

2025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范式变革与发展路径研究报告-在新型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发展路径以及未来趋势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 2024 年的 20.3 亿美元增长到2029 年的 132.5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 45.5%;中国 60% 的企业将把AI 融入其主要产品和服务中,并且这些 AI 功能将成为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十五五”时期我国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推动AI+工业制造、AI+金融服务、AI+医疗服务等“AI+应用”融合发展

从数据看数据标准和治理保障体制不完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较为薄弱;从算法看模型自身存在不可解释性和可靠性风险;旺盛的大模型应用场景需求加剧人才供需矛盾

十五五”时期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径研究: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新型工业化面临的形势

十五五”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主要统筹好“四对关系”:一是高质量供给引领和满足内需的关系;二是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三是产业国内根植与海外布局的关系;四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

AI迎宾接待机器人的技术壁垒之情感智能

AI迎宾接待机器人的核心是人机交互,在智能人机交互的研究中,对情感的识别、分析、理解、表达的能力是重点研发方向;从人类的语音,面部表情等多个维度捕捉情感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判别

AI智能交互陪伴机器人核心技术:外观设计、情感计算、表情控制

多模态感知技术让机器人具备类似人类五感的多模态智能感知能力;通过表情识别、语音情感分析等技术,让机器人感知人 类情绪并做出相应情感回应,增加亲和力和互动性
 
资料获取
江苏省政策
== 资讯 ==
» 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
» 深圳市数字创意产业全景图谱(2024年)
»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全景图谱(2024 年
» 上海市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24报告书
» 2024年无锡市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 2024 年昆明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 2024年潍坊市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 2024年黑龙江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 2024 年福建省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
» 2024 年湖南省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
» 2024 年云南省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
» 2024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产业规划布
» 2024年河南省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 2024 年广州市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
» 2024年天津市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 2024年山西省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 2024年佛山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 2024年四川装备制造产业全景图谱:动力
» 2024年贵州省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分析[贵
» 2024年重庆市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 机器人推荐 ==
 
迎宾讲解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迎宾、讲解、导诊...)

 

                              消毒机器人排名        移动消毒机器人        导览机器人         
版权所有 © 摩登7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上海·科技园8号楼5层     中国生产中心:山东日照解放路71号
销售1:4006-935-088    销售2:4006-937-088   客服电话: 4008-12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