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时代,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力量。ZG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发布的《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范式变革与发展路径研究报告》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新型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发展路径以及未来趋势。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改变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推动工业范式的根本性变革。它打破了“虚拟和现实”的边界,推动技术创新范式的变革。传统制造业依赖经验试错,产品研发、工艺优化及流程再造周期长、费用G、风险大。而人工智能连通了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让设计、仿真、验证等环节在数字空间完成,大幅减少时间和经济成本,使技术创新模式从经验试错向数据驱动转变,显著提升效率和准确性。
如同历史上汽车、蒸汽机、计算机等技术的普及,一项技术能否引发经济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双降”,即降低门槛、降低成本。人工智能作为当今时代的通用性技术,其成本和门槛正在不断降低,为赋能千行百业打开了新的空间。
众多企业纷纷推出降价策略和免费开放的模型,如通义千问 9 款大模型齐降价,ZG降价幅度达 97%;文心大模型的两款主力模型 ERNIE Speed 和 ERNIE Lite 多面免费;腾讯混元 - standard 价格下调了 87.5%。同时,MaaS 平台(模型即服务)为产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开源社区构建共性能力资源池,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开源项目如 DeepSeek 的G性能、低成本以及开源开放策略,吸引了众多企业接入,促进了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落地生根。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正呈现出全链条智能化驱动制造业升J、软硬件产品智能化迭代升J、多技术跨领域深度融合创新等发展趋势,催生了研发生产服务新模式,培育形成了经济发展新增长J。
在全链条智能化方面,从研发设计到中试验证,从生产制造到营销服务,人工智能贯穿于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例如,AI Agent 能够完成从规划到执行的复杂流程,展现出跨场景、跨领域的通用能力。智能家居系统、AI 硬件等消费新赛道在 2024 年迎来了G速增长,如我国智能家居系统增长 22.9%,“双 11”期间京东 AI 硬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 100%。
多技术跨领域深度融合创新激发了产业G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人形机器人加速市场化落地,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 2024 年的 20.3 亿美元增长到2029 年的 132.5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 45.5%。自动驾驶催生出行新业态,如萝卜快跑支持 L4 J无人驾驶,已在上海、上海等多个城市的部分区域开通服务。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预测性维护等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为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未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将呈现出从判别式向 “生成式 + 判别式” 演进的技术范式,从轻量应用向核心环节延伸的赋能环节,以及从大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拓展的覆盖主体等趋势。
麦肯锡数据显示,2025 年 1 月,17 家新晋灯塔工厂排名前五的用例中,77% 应用了判别式 AI,9% 应用了生成式AI,助力灯塔工厂在制造成本、生产周期时间和缺陷率等方面改善 50% 以上。随着技术的持续创新,“高性能 + 低成本” 双重推动下,中小企业拥抱 AI 的意愿将不断增强。Gartner 预测,到 2029 年,ZG 60% 的企业将把AI 融入其主要产品和服务中,并且这些 AI 功能将成为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不仅是一次技术的革新,更是对工业发展模式的深刻重塑。它为我国工业G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让摩登7共同期待这一进程带来的无限可能,见证智能时代新纪元的开启。
![]() |
智能服务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