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主要包括:中小微企业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延长阶段性税费缓缴政策、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力度等9条措施。这些措施通过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帮助先进制造业企业用好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红利,确保应享尽享、应享快享。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主要包括: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做好货币政策工具转换接续、缓解商贸服务业融资困难等5条措施。这些措施通过继续扩大企业贷款、转贷应急资金、信用保证基金的规模和覆盖范围,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三是加大费用清减力度。主要包括:返还工会经费、及时支付中小企业账款、排查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行为等4条措施。这些措施通过推进涉企收费治理,强化对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交通物流、水电气暖、商业银行等机构收费行为的监管执法,督促价费优惠和清减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市场主体降本增效。
四是支持产业转型升J。主要包括:打造智能制造标杆、开展企业梯度培育等2条措施。这些措施坚持以实打实的奖励和补贴,让广大企业真正“敢转”“愿转”“会转”,例如,新增了对工业企业“智改数转”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和有效投入奖补,并开展中小企业“智改数转”免费诊断;对次进入规模以上(限额以上)的企业给予奖励。
附件:无锡关于加大力度助企纾困推动经济稳定健康运行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德政办发〔2022〕4号,按照投资完成额,对前十名的项目单位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3个月以上的,按每人1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职业介绍补贴,最高补贴10万元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减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
豫金发〔2022〕67号,对受疫情影响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最长可延6个月;加强对社会民生的金融支持,合理延后还款期限,最长可延6个月
川发改财金〔2022〕115号,围绕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出台了12项措施,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针对旅游业出台了7项纾困扶持措施
德政办发〔2022〕4号,按照投资完成额,对前十名的项目单位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3个月以上的,按每人1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职业介绍补贴,最高补贴10万元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减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
豫金发〔2022〕67号,对受疫情影响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最长可延6个月;加强对社会民生的金融支持,合理延后还款期限,最长可延6个月
川发改财金〔2022〕115号,围绕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出台了12项措施,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针对旅游业出台了7项纾困扶持措施
支持年度评价优秀的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按项目总投资 20%,最高 1000 万元安排补助资金,鼓励四川省数字经济发展基金优先给予支持
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5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生物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45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30万亩,农业产值50亿元
鹤政发〔2022〕10号,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突出重点品种建设人参,五味子,紫苏等中药材种植基地10个以上,种子种苗繁育面积达到5000亩
德府发〔2022〕7号,生物经济规模达到1500亿元,成为德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建成1-2个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生物产业集聚区
云政办发〔2022〕31号,全省中小学,幼儿园4个100%成果全面巩固,高校和职业院校安全防范能力明显提升,60%的学校完成平安校园创建
每年评选5个重点数字经济园区,每个园区省级给予2000万元资金支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亿元以上时给予奖励,每年评选优秀平台不超过10个
临政字〔2022〕47号,用水总量控制在29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0%,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42,县域节水型社会建成率达到90%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粮食主产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丘陵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果业关键环节机械化率达到70%
每年评选5个重点数字经济园区,每个园区省级给予2000万元资金支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亿元以上时给予奖励,每年评选优秀平台不超过10个
临政字〔2022〕47号,用水总量控制在29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0%,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42,县域节水型社会建成率达到90%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粮食主产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丘陵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果业关键环节机械化率达到70%
广元市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将达到1557万吨标煤,清洁能源总装机将超500万千瓦,建设成为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亿立方级天然气产能基地
云政办发〔2022〕37号,省级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上云率达到90%以上,建成全省统一政务云,建成全省统建共用的公共应用平台,电子证照出证率和电子印章加盖率达到80%以上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年均增速16.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家,中小型科技企业数量超过达到50家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促进待遇保障公平适度;强化基金运行管理,确保制度稳健可持续;深化四医联动改革,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打造智慧数字医保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25万吨左右,生猪出栏量350万头左右,实现美丽四川 宜居乡村省级标准全覆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1以内
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统领,以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为攻坚方向,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2.42 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 8.5/10 万,2.8‰,4.25‰以下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8%,义务教育优质学校覆盖率达到70%,将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00所,新增学位30万个,新建100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生物经济年均增速保持在15%左右,到2025年,生物经济总产值达到1.2万亿元,创建3-5个国家级生物科技创新平台,生物经济关联产业基金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