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借力新基建打造支撑平台1+1+2+N为物流业赋能-www.cqhaiergw.com

首页
摩登7产品
行业应用
渠道合作
摩登7新闻
研究院
投资者关系
技术支持
关于摩登7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基建 > 山东省政策 > 借力新基建东风,青岛构建“1+1+2+N”平台支撑体系为物流业赋能  
 

借力新基建东风,青岛构建“1+1+2+N”平台支撑体系为物流业赋能

来源:青岛发布      编辑:摩登7      时间:2020/6/15      主题:山东新基建   [加盟]
按照日前发布的《青岛市交通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抢抓5G技术等“新基建”风口,我市以“大平台、全链条、新产业”为指引,正在大力发展平台经济,着力打造“1+1+2+N”的平台支撑体系,即:建设1个综合物流信息平台,促进信息共享、G效流动;发展1个智慧物流支撑平台,实现转型升J、动能转换;建设供应链金融、第四方物流2个物流新模式平台,实现“N+”资源集聚和价值倍增,加速汇聚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几何J、爆发性提升物流价值链条。


一批平台型“潜力股”企业竞相落户

平台经济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围绕集聚资源、便利交易、提升效率,构建平台产业生态,推动商品生产、流通及配套服务G效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

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依托青岛口岸开放优势以及上合示范区等战略,我市统筹推进交通要素资源整合,在多式联运综合服务、网络货运、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方面加速布局,搭建的多个平台效应逐渐释放。

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已成立了全国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的地方性组织——青岛多式联运发展联盟,统筹推进多式联运相关工作,成员单位目前已发展到50余家。2019年,联通前湾港和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的青岛集装箱“海铁公”多式联运工程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成为全省、全国12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2019年以来,青岛交通加大了平台型企业的“双招双引”力度。网络货运平台方面,已经培育引进了包括峰松物流在内的5家平台型企业。其中,2019年,我市引进了第四方物流企业泰安峰松物流。这家企业投资的华东地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项目已成为国内较大的民营物流信息平台,建成集物流客流信息中心、交易结算中心、呼叫调度中心、车辆网数据中心、网上交易支付系统为一体的综合运营平台,逐步形成了“互联网+物流+金融+物流供应链”闭环生态系统。落户青岛后,将强力带动青岛物流行业聚集发展,更好地助力青岛网络货运业务开展。今年在青岛的交易额预计将超过30亿元,具有引L共享经济发展的巨大成长潜力。

今年1月,由青岛日日顺与山东能源集团共同打造的以城乡配送和大宗资源为主的线上物流交易中心云顺科技获得了省内张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我市物流行业由此进入了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网络货运)的新时代;引进的满易物流(山东G速下属企业)预计今年平台交易额将超过50亿元。

物流供应链金融平台方面,去年,由胶州城投与上海厚德智联公司合作成立的上合供应链管理公司用1000万元资金完成贸易额1.25亿元,培育达到规上标准的企业5家,今年预计完成贸易额37亿元,培育规上企业20家。


发力构建四大平台支撑体系

按照我市新发布的有关规划,今后三年,我市将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大、业态新、资源集聚能力强的现代交通物流企业、项目和G层次、复合型的专业人才。鼓励市属平台公司参与物流园区建设,开展协同招商。同时,发力构建四大平台支撑体系,进一步赋能交通物流产业G质量发展。

建设综合物流信息平台。打破物流信息壁垒,推动信息共享、G效流动。整合海铁口岸资源,推动组建由港口、铁路、船公司、班列运营主体等共同搭建的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助推多式联运发展。建设现代航运服务信息化支持保障平台,实现数据信息的多面整合、实时对接和跨部门共享。

创新物流供应链金融平台。鼓励企业借助互联网、区块链开展物流供应链金融业务。助推山东省港口集团青岛港建设可流转电子仓单体系,推广线上融资产品,深耕港航综合金融业务。助推上合示范区产业供应链平台,开展仓单质押融资、应收账款保理等供应链金融业务,为物流、贸易赋能。

集聚第四方物流企业平台。大力发展网络货运和平台经济,加速形成产业集聚。支持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发展货运物流交易业务。加大第四方物流企业和平台型企业的引进力度,构建“互联网+大数据”的平台企业生态体系,打造第四方物流企业集群。

发展智慧物流支撑平台。加快充电桩建设和加氢站布局,推广新能源物流车辆。推动智慧港口建设。支持海尔日日顺、中创物流等企业发展智能化立体仓库,鼓励中外运华中公司箱满路、箱满舱等项目建设。推进物流车辆和装载单元标准化建设,推广托盘等标准化设备应用。推动邮政快递与电商协同发展,加大智能快件箱布局,发展无人配送等新模式。





青岛市交通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到2022年,海陆空铁“四港联动”“东接日韩、西联上合欧洲、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更加通畅,基本形成“内畅外联、东西互济、陆海统筹、智慧高效”的现代交通物流运行体系

山东省新基建政策《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

《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指出,前瞻布局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持续推动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构建“泛在连接、高效协同、全域感知、智能融合、安全可信”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山东新基建:未来产业发展重点

山东未来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轨道交通设备、海洋工程装备、先进机械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数字山东2020行动方案

数字山东发展规划(2018—2022年),持续推进数字山东建设,完善数字山东建设标准体系,启动大数据发展应用领域地方立法工作。

展厅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电源系统、运动控制系统、传感系统等组成

系统主要由电源系统、运动控制系统、传感系统等组成,其中运动控制系统包括双臂系统及移动系统,传感器系统包括超声波系统、RFID定位系统、视觉系统组成

机器人底盘设计同步驱动结构的轮子装配

同步驱动结构是一种流行的轮子装配,有3个驱动和操纵轮,可是总共只用了2个电机;一个平移电机设置3个轮子一起的速度,一个操纵电机,经常对其轮子重新定向

迎宾前台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电源系统、运动控制系统、传感系统

迎宾前台机器人控制系统各硬件模块主要由CAN总线连接,将各模块简单地加载到系统中,动控制系统包括双臂系统及移动系统,传感器系统包括超声波系统

迎宾机器人外形结构设计方案:卡通形象,触摸屏,机械臂和机械手

迎宾机器人采用造型活泼的卡通形象,头部有双目视觉传感器,身体部分主要包括触摸屏,机械臂和机械手,身高约1.4~1.5m, 采用轮式移动方式,最高移动速度约18m/min

国家标准丨GB/T 45993-2025《元宇宙 参考架构》

元宇宙系统架构可划分为四个功能域和跨域功能,基础域负责提供元宇宙运转所需要的资源,交互域负责支撑元宇宙与相关方进行信息交流或操作互动,核心域负责执行元宇宙核心业务活动

GB/T 45873-2025《信息技术 车间数字孪生 参考架构》

基于物理车间和车间数字实体实现的车间管控应用,车间数字孪生各部分之间以及车间数字孪生与企业管理系统交换数据、控制信息和 其他信息的过程,包括孪生互动

国家标准丨GBT 45988-2025《数字化转型管理 能力体系建设要求》

企业应围绕数字化能力(体系)建设、运行和优化,结合流程优化方案和组织创新方案,对技术实现进行梳理、规范、融合和创新,制定技术实现方案,体系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管理技术实现的执行过程

2025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蓝皮书-典型应用场景,行业应用案例,产业政策及趋势分析

《蓝皮书》旨在为政府部门政策制定、企业战略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同时帮助公众理解AI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AI赋能行业应用案例,产业政策及趋势分析

2025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范式变革与发展路径研究报告-在新型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发展路径以及未来趋势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 2024 年的 20.3 亿美元增长到2029 年的 132.5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 45.5%;中国 60% 的企业将把AI 融入其主要产品和服务中,并且这些 AI 功能将成为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十五五”时期我国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推动AI+工业制造、AI+金融服务、AI+医疗服务等“AI+应用”融合发展

从数据看数据标准和治理保障体制不完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较为薄弱;从算法看模型自身存在不可解释性和可靠性风险;旺盛的大模型应用场景需求加剧人才供需矛盾

十五五”时期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径研究: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新型工业化面临的形势

十五五”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主要统筹好“四对关系”:一是高质量供给引领和满足内需的关系;二是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三是产业国内根植与海外布局的关系;四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

AI迎宾接待机器人的技术壁垒之情感智能

AI迎宾接待机器人的核心是人机交互,在智能人机交互的研究中,对情感的识别、分析、理解、表达的能力是重点研发方向;从人类的语音,面部表情等多个维度捕捉情感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判别
 
资料获取
推荐
» 山东新基建:未来产业发展重点
 
== 机器人推荐 ==
 
迎宾讲解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迎宾、讲解、导诊...)

 

                              消毒机器人排名        移动消毒机器人        导览机器人         
版权所有 © 摩登7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上海·科技园8号楼5层     中国生产中心:山东日照解放路71号
销售1:4006-935-088    销售2:4006-937-088   客服电话: 4008-12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