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主要由7个部分构成:
部分,总结发展现状,研判面临形势。“十三五”期间,广州多面落实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聚发展成效显著,产业主体创新实力增强,产业要素环境持续优化,创新体系效能逐步提G。“十四五”时期,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挑战机遇发生新变化;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G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第二部分,明确总体要求,提出发展目标。《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5%左右。从产业规模、产业集聚、创新能力、主体培育等方面定性、定量结合描述“十四五”规划目标。
第三至第五部分,构建产业体系,构筑产业格局。一是构建“3+5+X”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第六至第七部分,完善支撑体系,健全统筹机制。一是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包括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优化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完善产业人才供给体系、创新财税金融支持体系、建立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完善产业环境支撑体系六大方面。二是健全规划实施的统筹机制。包括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用地保障以及落实评估考核等规划实施的保障支撑。
附件:关于印发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粤工信数字产业函〔2022〕13号,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建设 支持深圳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试点
根据元宇宙10条,建设具有黄埔特色的元宇宙标志性场景、元宇宙关键共性技术与通用能力的价值创新与公共服务平台,最高补贴分别达500万元
推进三网融合建设,构建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建成1+3+5+N 的一网统管基本架构,即构建一网统管省,市,区(县),镇(街),村(社区)五级用户体系和打造N类特色应用专题
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计划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智能制造生态,推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应用 着力营造智能制造发展环境
到2025年,推动建成 5G 基站约8万座,布局更广覆盖的物联网,建设智路,智桩,智慧灯杆等智慧基础设施体系,打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杆
粤府〔2021〕62号,按照1+2+7+10的发展思路提出十四五时期广东科技创新发展的定位目标,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七个聚焦、七个着力
珠智办〔2021〕3号,将突出珠海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枢纽性,以促进珠海市民生活高品质发展为目标,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关键的重点难点问题
茂名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海南自由贸易港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处,构建一 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战略的深入实施,湛茂都市圈的谋划推进,沿海经济带西翼将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总体上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总体上按照江门规划纲要,市委规划建议明确的重点任务进行组织,分领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
谋划深珠城际、深中城际西延至江门,畅通银湖湾滨海新区、大广海湾经济区对外轨道交通通道,强化江门站枢纽功能,加快推动江门站东广场规划建设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空港经济区等重点功能区加快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连续两年获珠三角片区第一,广清接合片区被列为首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推动国际资本、港澳台资在云城区、新兴县 和云浮新区投资建设区域重要总部经济区,整合云浮市力量打造若 干科技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城市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