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度是机器人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它是由机器人的结构决定的,并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机动性。
1. 刚体的自由度
物体上任何一点都与坐标轴的正交集合有
关。物体能够对坐标系进行d立运动的数目称为
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DOF)。物体所能
进行的运动包括(见图1-3):
沿着坐标轴ox 、oy 和oz 的三个平移运动T₁ 、T₂ 和 T₃;
绕着坐标轴ox 、0y 和oz 的三个旋转运动R₁ 、R2 和R₃。
这意味着物体能够运用三个平移和三个旋转,相对于坐标系进行定向和运动。
一个简单物体有六个自由度。当两个物体间确立起某种关系时,每一物体就对另一物 体失去一些自由度。这种关系也可以用两物体间由于建立连接关系而不能进行的移动或转 动来表示。
2. 机器人的自由度
人们期望机器人能够以准确的方位把它的末端执行装置或与它连接的工具移动到给定 点。如果机器人的用途是未知的,那么它应当具有六个自由度。不过,如果工具本身具有 某种特别结构,那么就可能不需要六个自由度。例如,要把一个球放到空间某个给定位 置,有三个自由度就足够了。
一般情况下,机器人机械手的手臂具有三个自由度,其他的自由度数为末端执行装置所具有。当要求某一机器人钻孔时,其钻头需要转动。不过,这一转动总是由外部的马达 带动的,因此,不把它看作机器人的一个自由度。这同样适用于机器人的机械手。机械手 的夹手应能开闭。不过,也不能把夹手的这个开闭所用的自由度当作机器人的自由度之 一,因为这个自由度只对夹手的操作起作用。这一点是很重要的,需要记住。
机械手是具有传动执行装置的机械,它由臂、关节和末端执行装置(工具等)构成,组合为一个互相连接和互相依赖的运动机构;机器人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产生出控制信号去驱动机器人的各个关节
前台接待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由“任务规划” “动作规划”“轨迹规划”和基于模型的 “伺服控制”等多个层次组成,机器人针对各个任务进行动作分解,实现机器人的一系列动作
伺服电机的转动速度、扭矩、反馈信号频率和额定电压等参数是整个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减速机和减速齿轮降低电机的转动速度,加大输出扭矩
每个关节都是影响智能接待智能接待机器人整体运动状态的因子,所以设计时必须考虑全体的运动特性,并对关节的运动范围和运动速度变化做出约束。
为规划智能接待仿人机器人的机构设计需求,计算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各关节所受的力和力矩、分析动力学稳定性和控制规律,必须建立其动力学模型
串行控制结构是指机器人的控制算法是由串行计算机来处理;并行处理结构能满足机器人控制的实时性要求,实现复杂的计算力矩法、非线性前馈法、自适应控制法
运动控制系统由通信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组成;分别驱动3个全方位轮,实现3轴联动;通过闭环采集到的电机码盘信息获得的3个轮子的速度反馈回PC 机
硬件框图包括一个以TMS320F2812DSP 为核心的DSP 控制板,一块配套的功率驱动板和一台无刷直流电机;功率驱动部分的硬件电路,主要由前置驱动芯片和六个功率MOSEFET 管组成
用来检测机器人的加速度,括身体的加速度和各关节角加速度,有时候也作为抑制各关节机械振动而检测;根据原理可分为应变式、压电式和MEMS 技术等
检测机器人运动速度,包括身体移动速度和各关节转动速度等;一般可分为直流式和交流式两种,直流式测速机的励磁方式可分为他励式和永磁式两种,有带槽的、空心的、盘式印刷电路等形式
用于机器人运动关节的零位和极限位置的检测,零位是机器人关节运动开始时的位置,零位检测精度直接影响机器人运动的精确度;位移传感器一般都安装在机器人的关节上,用来检测机器人各关节的位移量
大部分轮子是由可变形材料(如橡胶)制成,所以相互作用是接触面;,假设全方位移动机器人重心不高,因此当机器人加速运动时由重心偏高产生的各轮对地压力的变化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