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自主移动机器人轮子类型的选择有哪些结构和装配类型-www.cqhaiergw.com
摩登7机器人
CHUANGZE ROBOT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机器人知识 > 移动机器人轮子类型的选择,轮子的结构和装配类型

移动机器人轮子类型的选择,轮子的结构和装配类型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编辑:摩登7   时间:2025/9/20   主题:其他 [加盟]

移动机器人轮子类型的选择与轮子装配或轮子几何特征的选择紧密相关。移动机器人的设计者在设计轮式机器人的运动机构时,需要同时考虑这两个问题。为何轮子的类型和轮子的几何特征如此重要?因为机器人的三个基本特征受这些选择所支配:机动性、可控性和稳定性。

汽车大都为高度标准化的环境(道路网)而设计,与其不同的是,移动机器人则是 为应用在种类繁多的环境而设计。汽车全部共享相同的轮子结构,因为在设计空间 中存在一个区域,使得它们对标准化环境(铺好的公路)的机动性、可控性和稳定性Z大。可是,不同的移动机器人面临各种不同环境,没有单d一个轮子结构可以使这些 品质Z大化。所以,你会看到移动机器人的轮子结构种类繁多。实际上,除了为道路 系统设计的移动机器人外,很少机器人使用汽车的Ackerman 轮子结构,因为它的机 动性较差。

表2.1给出了轮子结构的概貌,按轮子数目排序。表中描述了特殊轮子类型的选择和机器人底盘上它们的几何结构这两个方面。摩登7注意到,所示的某些轮子结构在移动机器人的应用中很少用到。例如,两轮自行车装配,其机动性中等,可控性 差。再像单腿跳跃机,它根本不能静止地站着。不过,表中提供了在运动机器人设计 中可能用到的许多种类轮子结构的说明。

表2.1中种类的数目是很多的。不过,这里列出了重要的趋向和分组,它可帮助 理解各结构的优点和缺点。下面,根据以前确认的三个问题:稳定性、机动性和可控性,摩登7来确认一下某些关键性的折衷。

令人惊奇的是,静态稳定所要求的Z小轮子数目是2个。如上所述,如果质心在轮轴下面, 一个两轮差动驱动的机器人可以实现静态稳定。 Cye 就是使用这种轮子 结构的商业移动机器人(图2.27)。










双腿机器人(双脚)设计案例:SDR-4XⅡ,拟人机器人P2,WABIAN-2R255

在过去的10年中,已经展示了各种类型的成功的双腿机器人,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们具有类似人的外形,必须连续地进行伺服平衡校正,通过与限制膝盖关节角度的“膝盖骨”相结合,实现了惊人的仿生运动

单腿机器人的优缺点:不需要协调,难是保持平衡

单腿机器人的主要困难是保持平衡,机器人必须主动地自我平衡,或者改变它的重心,或者给出校正力,机器人通过调节相对于身体的腿角,不断地修正身体姿态和机器人速度

类人形机器人腿的构造与设计:腿的自由度提高了机器人的机动性

在腿式移动机器人情况下,增加机器人腿的自由度提高了机器人的机动性,既扩大了机器人能行走的 地形范围,又增强了机器人以各种步态行走的能力,缺点是带来动力、控制和质量方面的问题

仿人形腿式移动机器人的优缺点:适合于粗糙地形,动力和机械的复杂性

主要优点包括在粗糙地形上的自适应性和机动性,能用高度的技巧来操纵环境中的物体;缺点包括动力和机械的复杂性,必须能够支撑机器人部分总重量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增加了机器人的机动性

具有全方位轮的机器人有3个自由度运动的能力,即沿着 平面上x 轴,y 轴以及绕自身中心旋转的运动能力,这充分增加了机器人的机动性,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可以由不同数量的全方位轮组成

双轮差速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机器人的几何特征和运动方程

双轮差速驱动的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 即讨论给定机器人的几何特征和它的轮子速度后,机器人的运动方程,机器人有2个主动轮子,各具直径r, 两轮轮间距为l

双轮差速智能移动机器人的优点:定位准确,磨损和功率损失少,保护了电机,抗冲击性好

无中间减少传动环节或啮合环节,定位准确;无相对摩擦,减少不必要的磨损和功率损失;机器人速度快,力量大,对抗性强;无相对摩擦,延长了轮轴寿命;保护了电机,抗冲击性好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构成要素:车体、车轮、支撑机构、驱动机构

车轮是轮式移动机器人的移动机构,

智能机器人自主位置的检测常用的五种方法

依据通过3轴(X,Y,Z) 各自的加速度检测和检测各轴相对基准的转角偏差的惯性导航系统来求解;用速度陀螺仪等求得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和单位时间的方位变化,计算出每个时刻的位置和方位

机器人的大脑在手眼脑协同中发挥怎么样的作用

机器人的大脑的作用主要是针对当前语义、文字的理解识别出任务目标, 并结合输入的图像信息,在环境中识别出操作对象;做出合理的指令任务推导,并生成小脑的执行指令

机器人的“手眼脑”协同有哪些瓶颈和难点?

如何实时、精准跟踪末端执行器与被操作物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和位置信息;如何正确选择跟交互物体的操作位姿;机器人在实际操作中获取最优抓取姿态和位置的能力

“手眼脑”协同对机器人上肢操作能力有哪些重要意义?

手眼协同能通过视觉做好对灵巧手位置的判断、动作的规划及与物体交互策略判定,并能够根据手的传感器信息,判断力的大小方向是否合适,从而大幅提升定向抓取操作的成功率
资料获取
机器人知识
== 资讯 ==
移动机器人轮子类型的选择,轮子的结构和装
轮式引导机器人的轮子设计方案:四种轮子类
六腿机器人(六脚)设计案例参考:Laur
四腿机器人机器狗设计案例参考:AIBO,
双腿机器人(双脚)设计案例:SDR-4X
单腿机器人的优缺点:不需要协调,难是保持
类人形机器人腿的构造与设计:腿的自由度提
仿人形腿式移动机器人的优缺点:适合于粗糙
导引机器人内部之加速度和角加速度传感器,
移动机器人内部之速度和角速度传感器,检测
智能机器人内部之位置角度传感器,设定位置
国家标准丨GB/T 45993-2025
移动机器人单个轮子动力学模型:轮子刚体?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增加了机器人
双轮差速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机器人的几
== 机器人推荐 ==
迎宾讲解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迎宾、讲解、导诊...)


            智能服务机器人               
版权所有 摩登7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上海 科技园8号楼5层 生产中心:山东日照解放路71号
销售1:4006-935-088 销售2:4006-937-088 客服电话: 4008-128-728